開放教育資源 ( OER ) 徹底改變了學術空間,影響了知識獲取、文章撰寫和宣傳研究工作。特別是對于全球南方來說,這種發(fā)展是受歡迎的,并且對用戶有很大的好處。
OER 和可訪問性
當我在 1999 年至 2005 年間攻讀本科和碩士學位時,盡管當時津巴布韋的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量正在上升,但有用的學術文件往往無法訪問。在津巴布韋大學的主圖書館里,有一個僻靜的角落,里面擺滿了各種期刊和期刊。我曾經(jīng)悄悄地進入這個空間,并會找到通常為講師和研究生保留的信息。我記得我的論文一直卡在我的論文中,直到我在《城市規(guī)劃評論》雜志上發(fā)現(xiàn)了一篇關于布局規(guī)劃和模塊實施的文章。我復印了這張紙,它把我從一個我已經(jīng)呆了幾個月的死胡同里救了出來。我根據(jù)從那篇期刊文章中獲得的想法制定了我的問題陳述。
后來,我成為了如何解決問題案例的同行講師。當我成為講師時,我的首要任務之一是監(jiān)督學生的項目和論文,首先是 2005 年在哈拉雷理工學院,然后是 2007 年在津巴布韋大學。
在我職業(yè)生涯的早期,我會告訴學生走出教室,看看世界。對于城市和區(qū)域規(guī)劃,他們會觀察到大量未收集的垃圾、道路上的交通擁堵以及下水道和水管爆裂。他們會看到人們在街上交易;他們會觀察沒有必要基礎設施的社區(qū)。事實上,城市規(guī)劃面臨許多挑戰(zhàn)。
然而,我沒有做的是幫助學生開始質疑他們觀察到的情況如何以及為什么會如此。與我的其他講師一起,我們會推動學生研究那些事后看來概念化很差的項目。2010 年我在約翰內斯堡和亞的斯亞貝巴的研究研討會上發(fā)表演講后,直到我深入研究我的博士論文時,我的尤里卡時刻才到來。我在網(wǎng)上搜索時發(fā)現(xiàn)了一篇在線期刊文章,該文章為我定義了問題陳述的四個要素:領先、原創(chuàng)性聲明、中心焦點和理由。這些一直是我教授研究、監(jiān)督各級學生以及撰寫概念筆記和摘要的基礎。
從堆棧到屏幕
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會了如何使用各種互聯(lián)網(wǎng)搜索引擎,谷歌學術是最通用的。Google Scholar 所做的是顯示哪些文章可以立即以 PDF 格式提供。不能下載的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追究。因此,我過去通過物理書庫獲得的東西,現(xiàn)在我可以在舒適的辦公室中輕松找到,甚至是通過大學圖書館提供的資料。今年,即 2022 年,是我在津巴布韋大學的第 15 年,我撰寫了 300 多篇作品,包括書籍、書籍章節(jié)和期刊文章。
OER 平臺在宣傳我的工作方面是一個奇跡。對于任何作者來說,最大的快樂是他們的想法被訪問甚至批評。批判有助于完善最初的想法——這就是學術。 通過學術工作,我們學會了回復和反駁,以便我們繼續(xù)與觀眾交流。
研究結構
我總是告訴我的學生,當被交給一項任務時,首先要做的不是急于去圖書館,而是系統(tǒng)地詢問該任務或問題的要求。這樣就出現(xiàn)了關鍵問題。下一步可以做一個語篇大綱;該結構包括:
標題
概括
關鍵詞
介紹
概念框架
支持這項研究的理論
文獻評論
研究方法論
結果
討論
結論(和建議)
參考。
在每個標題下,關鍵字是庫搜索的驅動力、論點和討論。有可能使用這種方法一次性完成多項任務,因為結構決定了所需的資源/材料。當學生或研究人員接近開放式教育資源時,他們可以篩選他們的搜索結果,看看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不可信的。
最后,讓我強調一下,開放式教育資源讓知識變得非常容易獲取。讀者和作者必須具備破譯和過濾可接受或不可接受的內容的技能,因此培訓應該更傾向于發(fā)展這種特殊技能。另一項技能是能夠捕捉想法,從而從我們可以使用的那些中創(chuàng)造新的知識和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