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后故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同唯物主義相反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是,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1.哲學是世界觀的學說,世界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自然界、人類社會、人類思維)的根本觀點和看法,哲學就是世界觀理論化和系統(tǒng)化的學說,是世界觀的理論體系,從這個意義上,無論唯物主義還是唯心主義,都是世界觀理論化知識化的體系,都屬于哲學范疇,并且二者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進展、相輔相成、相互依賴、相互轉化。
2.這是二者的共性和相同點。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根本對立的基本派別;對世界怎么樣問題的不同回答構成辨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由于回答世界怎么樣首先必須回答是什么的問題,即必須先回答確定怎么樣的主體,是物質還是精神?
3.所以對怎么樣的不同回答決定于從屬于對世界是什么的不同回答;因此物質和意識的關系問題,即誰為世界本原誰決定誰誰是第一性第二性的問題成為哲學的基本問題,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標準。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觀點唯物主義
唯物主義最基本的觀點就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強調世界的本質是物質,這個世界是先有物質后故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
唯物主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觀點,要求實事求是,符合事物的客觀存在,做到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
其實唯物主義進展的過程中還是經歷了很多階段的,從樸素唯物主義到機械唯物主義,再到辯證物質主義,這其中的觀點不是我等普羅大眾能夠徹底弄明白的。
至于我們現(xiàn)在的生活當中,我們一致認為和唯心主義相對的都是唯物主義,比如解釋人類起源的神創(chuàng)論和達爾文的進化論就是典型的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的區(qū)別。反正大家的觀點就是一看就神話的就是唯心主義的,有科學道理的是唯物主義的。
唯心主義
意識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唯心主義認為世界的本質是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有個挺著名的故事,講得就是經典的唯心主義。
《壇經》中云:“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菽苓M曰:‘非風動,非幡動,仁者心動?!?/p>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禪宗六祖惠能到廣州法性寺,當時有風,幡動了。然后兩個小和尚,一個說風吹得幡動了,另一個小和尚說是幡動了所以知道有風了。這兩個人爭論得面紅耳赤,然后惠能來了一句: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是你們作為修行人的心在躁動。
作為出家人,講究四大皆空,一切都是虛無的。這兩個小和尚明顯沒有達到惠能的那個境地,所以被說得啞口無言。
這個故事就是唯心主義的代表,只要你心中什么都沒有,那么這個世界也就什么都沒有了。
來源:高三網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區(qū)別 有哪些不同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