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自己的實力分別采取對策:填A志愿高校時“沖一沖”,膽子大一點,沖擊一下理想熱門的高校;填B志愿高校時“穩(wěn)一穩(wěn)”,瞄準與實力相當的高校;填C志愿時“保一保”,留出較大的余量,保證錄取墊好底。以不變應萬變,穩(wěn)操勝券。
1、高分考生,奔名校。指600分以上的考生,可以報考任何院校,但要考慮北大、清華某些專業(yè)的錄取分在630以上。這些考生可考慮選報其他名校的特色專業(yè)。
2、次高分考生,奔特色。這是考生在全體考生中也屬比較優(yōu)秀,成績在560分~600分之間。若填報北大、清華感覺把握不大,分數在這兩所學校所選專業(yè)往年錄取的平均分(不是最低分)之下,為穩(wěn)妥起見,可考慮其他重點院校的特色專業(yè)為第一志愿首選。
3、考分中上等的考生,兼顧學校和專業(yè)??挤衷谥攸c線以上,560分以下。志愿范圍是多數重點本科院校,選擇余地大。在開設相同專業(yè)的高校中可選綜合實力強、教學條件好、師資力量強的學校。
4、一般成績考生,奔專業(yè)??挤衷诒究凭€和重點線之間,一般 高校實力、聲望差別不大,而專業(yè)差別對就業(yè)和其后的進展關系較大,這個分數段的考生,以選好專業(yè)優(yōu)先,但要注意不要人云亦云,應從進展的觀點來看待專業(yè)。
5、成績較低的考生,先確保有學可上。成績較低,雖上了錄取線,但未到本科線或在本科線附近,這時選報志愿首先考慮有結合實踐密切且需求量大的專業(yè),有利于將來就業(yè);偏“冷”的專業(yè)避開激烈的競爭有利于錄取。
高考報志愿APP推舉高考結束了隨之而來就是報考志愿問題。俗話說的好考的好不如報的好,這句話確實也是有這個道理。就是在報考專業(yè)的時候,一定要報考自己喜歡的專業(yè)。有很多人就上了這個當,報的專業(yè)考上了最后不是最喜歡的。因為不喜歡的專業(yè),你到時候在工作的時候也不感興趣呀,也不會去努力的。
所有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我推舉你使用《蝶變志愿》進行填報,蝶變志愿不僅可以根據考生的喜歡的專業(yè)進行填報,還可根據MBTI和霍蘭德性趣測試,測出適合自己的專業(yè)和職業(yè)進展方向。
蝶變志愿的整個界面給人的感覺就是輕松,要說這類APP的板塊設計基本都差不多,但是這款我很喜歡,特殊是高中生吧,學習本來很累,再看APP的時候不要色彩太濃,這個蝶變志愿的顏色就很好,給人一種輕松的感覺,視覺效果上我給他滿分。
來源:高三網
能發(fā)現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2022怎么根據自己的分數報考大學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