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是指嵇康、阮籍、劉伶、山濤、王戎、向秀、阮咸這七個人,他們七個人經(jīng)常在竹林中聚會。
指我國三國魏晉時期的七人,他們先有“七賢”之稱,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阮咸。
又從公元240年到公元249年這十年間(三國魏國正始年間),常在當時的山陽縣,即現(xiàn)在的河南省新鄉(xiāng)市輝縣和焦作市修武縣交界一帶的竹林中,酬唱應(yīng)答,飲酒歡歌,放任自我,肆意酣暢,后人們與地名竹林合稱他們?yōu)椤爸窳制哔t ”。
他們藐視禮法、灑脫不羈,集中體現(xiàn)了真名士,自風流的個性特征。
竹林七賢的作品嵇康:善古琴,作品有《琴賦》《聲無哀樂論》《難自然好學論》《養(yǎng)生論》《與山巨源絕交書》《贈秀才入軍詩》。
阮咸:制作了同名樂器——“阮咸”,精通音律,然而在文學方面沒有留下作品
劉伶:好飲酒,傳世作品《酒德頌》
向秀:竹林七賢瓦解之后,寫有《思舊賦》
阮籍:傳世作品《大人先生傳》,風格與劉伶《酒德頌》相似,詩存《詠懷詩》八十二首,著有《達莊論》《為鄭沖勸晉王箋》等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竹林七賢是指哪七個人 分別有哪些作品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