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已經(jīng)決定了不再參加高考錄取,而是選擇復讀,就一定不要填報高考志愿了。如果你填報了志愿并且并填報的院校錄取就麻煩了,如果你不去報到就將計入誠信檔案的,將會影響你復讀后重新參加高考錄取的。
1、在本校復讀的話學校會處理就不用擔心,不用去拿檔案,學校都是有檔案室的,檔案肯定在原來學校檔案室。
檔案原則上不同意 由本人保管學籍檔案袋一般是在原學校,因為考上大學后考生要回學校領取檔案再進行大學的報道和注冊。
2、在其他學校復讀的話,只需要把檔案在原學校教務處或者檔案室提出來自己保存,到時候去新的學校辦理手續(xù)會上交,如果已經(jīng)從原學校拿過檔案并交給了新的復讀學校,那么檔案袋一般在復讀學?;蛘呤钦猩k的手里。
如何推斷自己適不適合復讀1、看發(fā)揮
有的考生平時成績還過得去,但因為考場沒發(fā)揮好或犯了一些低級錯誤導致高考失利。如考試時身體不適,因生病影響水平發(fā)揮;心理焦慮,整夜失眠導致考試失常;粗心大意,涂錯了卡,漏做題,時間分配不當或違反考規(guī)導致扣分、丟分等。此類考生可考慮復讀一年。
2、看潛力
比如說考生在高一高二時,由于貪玩、迷戀網(wǎng)吧、早戀等而耽誤了學習,到高三甚至是高三下半年才覺悟并開始努力,這次高考成績雖然不太好,但如果他把這股勁頭堅持下去,再復讀一年,效果可能會很明顯。
3、看心態(tài)
選擇復讀需要具備更加優(yōu)秀的心理素養(yǎng)。復讀的人經(jīng)歷了一次重大失敗,一般更加容易悲觀,對于考試更加容易緊張和焦慮。從考生個性看,許多考試失敗的考生就是一個愛緊張的人,當年的失敗經(jīng)驗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印象,致使整個復讀像一個夢魘,失敗的情緒常常伴隨著他們。如果考生心理承受力夠強,可以復讀。
4、看志愿
有的考生由于所報志愿沒有拉開梯度,結果考出的是一批本科的分數(shù),卻掉入二批本科;也有考生填了“服從調(diào)劑”,結果錄取的專業(yè)與自己心目中的志向差距太大。在這種情況下,考生可選擇復讀,并在下次報考志愿時吸取教訓,幸免重蹈覆轍。
來源:高三網(wǎng)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決定復讀還要填志愿嗎 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