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門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于開元十三年(725年)赴江東途中行至天門山時所創(chuàng)作的一首七絕。本文整理了《望天門山》翻譯及注釋,歡迎閱讀。
高高天門被長江之水攔腰劈開,碧綠的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
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乾坤之間飛速飄來。
《望天門山》注釋天門山:位于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東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形同門戶,所以叫“天門”。
中斷:指東西兩山之間被水隔開。
楚江:即長江。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所以叫楚江。
開:開掘;開通。
至此: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
回:轉變方向,改變方向。
兩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邊來: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好像來自天邊。
《望天門山》原詩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望天門山》賞析李白創(chuàng)作的《望天門山》描繪的是天門山壯麗的景象,全詩通過對天門山景象的描述,贊嘆了大自然的奇特壯麗,表達了作者初出巴蜀時樂觀豪邁的感情,展示了作者自由灑脫、自由自在的精神風貌。作品意境開闊,氣象宏偉,動靜虛實,相映成趣,并能化靜為動,化動為靜,表現出一種新奇的意趣。
詩的前兩句即從“江”與“山”的關系著筆。第一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緊扣題目,總寫天門山,著重寫出浩蕩東流的楚江沖破天門山奔騰而去的壯闊氣魄;第二句“碧水東流至此回”,又反過來著重寫夾江對峙的天門山對洶涌奔騰的楚江的約束力和反作用;“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边@兩句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寫望中所見天門兩山的雄姿;第四句承前第二句寫長江江面的遠景,點醒“望”的立腳點和表現詩人的淋漓興會。
李白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李白祖籍隴西成紀(待考證),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望天門山》翻譯及注釋,供參考。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望天門山的古詩意思及注釋的相關內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望天門山的古詩意思及注釋內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