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常識是每個人都應當掌握的知識,近日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和教育部近日聯(lián)合印發(fā)《關(guān)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紅十字工作的通知》,將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殊是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nèi)容。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盤點一下相關(guān)信息,供大家參考。
《通知》要求,要把健康教育作為素養(yǎng)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主動融入相關(guān)學科教學與教育活動、課堂教育與課外實踐。針對青少年生理、心理特點,積極開展紅十字應急救護培訓,把學生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殊是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nèi)容,培訓培養(yǎng)急救教育教師,開辟和拓展紅十字應急救護課程資源。采取多種形式,傳播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疾病防控、心理健康、生長發(fā)育與青春期保健、安全應急與避險等知識,提高學生健康素質(zhì),有效保護、積極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
《通知》強調(diào),要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弘揚志愿服務精神,發(fā)揮志愿者骨干作用,維護紅十字青少年志愿者良好形象,吸引更多青少年就近就便參與志愿服務。要加大投入建設博愛校醫(yī)室,建好用好紅十字救護站、紅十字文化傳播基地、人道主義教育基地、生命健康安全體驗教室等陣地。
心肺復蘇的基本操作步驟1.推斷意識
雙手拍打患者雙肩并呼叫病人,觀察有無反應。
2.呼救幫助
立即呼叫其他醫(yī)務人員幫助搶救,并攜帶除顫儀。
3.推斷心跳、呼吸
解開患者外衣,觸摸頸動脈,同時觀察胸廓起伏,推斷心跳、呼吸情況。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復蘇,并記錄搶救開始時間。
4.胸外按壓(C)
(1)準備:挪開床頭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臥,胸部下墊按壓板。
(2)胸外按壓30次:
A.部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或劍突上兩橫指
B.手法:采納雙手疊扣法,腕肘關(guān)節(jié)伸直,利用身體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壓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頻率:≥100次/分
5.開放氣道(A)
(1)清理呼吸道:將病人頭側(cè)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內(nèi)異物
(2)開放氣道:開放氣道方法為仰面抬頦法、舉頜法。常用仰面抬頦法,方法為搶救者左手小魚際置于患者前額,手掌用力向后壓使其頭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開放在病人頦下并向上托起,使氣道伸直,頸部損傷者禁用,以免損傷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簡易呼吸器通氣2次,采納“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約1秒,通氣約0.5升,可見胸部起伏。
7.持續(xù)心肺復蘇
持續(xù)心肺復蘇,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為30:2,以此法周而復始進行,直至復蘇。
8.觀察心肺復蘇有效指征
(1)觀察心跳、呼吸:觸摸頸動脈(10秒),觀察呼吸情況。
(2)觀察意識:觀察瞳孔變化、壓眶反應、對光反射。
(3)觀察循環(huán):觀察顏面、口唇、甲床紫紺變化、末梢循壞改善情況,測量血壓。
(4)推斷復蘇成功:繼續(xù)給予高級生命支持。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教育部正式將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nèi)容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教育部正式將心肺復蘇納入教育內(nèi)容內(nèi)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