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方便大家復習物理重點,現將物態(tài)變化的知識點總結分享給大家。
1.物態(tài)變化:在物理學中,我們把物質從一種狀態(tài)變化到另一種狀態(tài)的過程,叫做物態(tài)變化。它們兩兩之間可以相互轉化,所以物態(tài)變化有6種: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
2.物態(tài)變化過程:
熔化:固態(tài)→液態(tài)(吸熱)
凝固:液態(tài)→固態(tài)(放熱)
汽化:(分沸騰和蒸發(fā)):液態(tài)→氣態(tài)(吸熱)
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氣態(tài)→液態(tài)(放熱)
升華:固態(tài)→氣態(tài)(吸熱)
凝華:氣態(tài)→固態(tài)(放熱)
熔化和凝固(一)熔化
1.定義
是指對物質進行加熱,使物質從固態(tài)變成液態(tài)的過程。它是物態(tài)變化中比較常見的類型。熔化需要汲取熱量,是吸熱過程。
2.晶體
(1)定義:晶體是由大量微觀物質單位(原子、離子、分子等)按一定規(guī)則有序排列的結構,因此可以從結構單位的大小來研究推斷排列規(guī)則和晶體形態(tài)。
(2)特性: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
晶體有一定的熔點,即熔化的溫度
不同晶體熔點不同
3.非晶體
(1)定義:非晶體是指結構無序或者近程有序而長程無序的物質,組成物質的分子(或原子、離子)不呈空間有規(guī)則周期性排列的固體,它沒有一定規(guī)則的外形。
(2)特性:非晶體沒有熔點
4.影響熔點的因素
(1)壓強 (2)雜質
(二)凝固
1.定義
凝固是指在溫度降低時,物質由液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過程,物質凝固時的溫度稱為凝固點。
2.凝固的規(guī)律
(1)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的放熱,但溫度保持在熔點不變。
(2)晶體在凝固過程中,要不斷的放熱,切溫度不斷下降。
液化和藹化(一)液化
1.定義:液化是指物質由氣態(tài)轉變?yōu)橐簯B(tài)的過程,會對外界放熱。
2.實現液化的手段
(1)降低溫度 (2)壓縮體積
(二)氣化
1.定義
氣化即氣的運行變化,哲學上的氣化是指氣的運動變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質的變化,人體的氣化是指體內氣體的運動變化,氣化功能失常則會引發(fā)疾病。
2.氣化分為
(1)蒸發(fā) (2)沸騰
(三)蒸發(fā)
1.影響蒸發(fā)的因素
(1)液體自身的溫度
(2)液體蒸發(fā)的表面積
(3)液體表面上空氣的流通速度
(4)液體自身的濕度
(四)沸騰
1.定義
沸騰是指液體受熱超過其飽和溫度時,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fā)生劇烈汽化的現象。
2.沸騰的條件
(1)達到沸點 (2)能從外界繼續(xù)吸熱
升華和凝華(一)升華
1.定義
升華指物質從固態(tài)不經過液態(tài)直接變成氣態(tài)的相變過程。
2.升華的例子
(1)固態(tài)的碘受熱直接變成碘蒸氣的過程是升華。
(2)樟腦丸逐漸變小是升華。
(3)冰受熱直接變成水蒸氣是升華。
(4)燈泡用久了會變黑,是因為燈絲(鎢)受熱而升華
(二)凝華
1.定義
凝華是物質跳過液態(tài)直接從氣態(tài)變?yōu)楣虘B(tài)的現象。是物質在溫度和藹壓低于三相點的時候發(fā)生的一種物態(tài)變化。凝華過程物質要放熱。
2.凝華的例子
(1)冬夜,室內的水蒸氣常在窗玻璃上凝華成冰晶;樹枝上的“霧凇”;從冰箱里拿出來的冰棍結成了一層“霜”;又如自然界中“霜”的形成等等,都是凝華現象。
(2)碘蒸氣遇冷后,燒瓶內壁會浮現碘微粒
(3)冬天葉片上浮現的白邊
感謝閱讀,以上就是物理中考重點之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的相關內容。希翼為大家整理的這篇物理中考重點之物態(tài)變化知識點內容能夠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