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要注意幸免3個問題。第一,定位過高問題,且平行志愿的6或10個所選院校沒有拉開梯度;第二,專業(yè)不服從調劑問題,招生院校因無法滿足專業(yè)要求而退檔;第三,事先不認真閱讀高校招生章程問題,填報了不符合要求的院校和專業(yè)等。
一、考完才準備
許多家長和考生認為高考志愿填報可以在幾天內完成。這是真的嗎?
以本科為例,往年考生一般需要填報一本、二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慮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實行新高改的浙江,更是多達80個志愿選擇。
二、家長越界
高考志愿填報時,主要是家長還是學生為主?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一切都應該以孩子為中心。然而,在實際應用中,習慣于幫助孩子做決定的父母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成為應用的無形統(tǒng)治者。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家長認為他們的孩子沒有經驗,但他們有足夠的經驗知道哪些學校好,哪些專業(yè)在未來會更受歡迎。
因此,對于高考志愿填報也當仁不讓。在這里,父母通常忽略:(1) 現(xiàn)階段的學生多為17、18歲。他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正在逐步形成。他們對社會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他們對自己想去的學校和專業(yè)有一定的認識。
(2) 高考志愿填報的目的是為了上大學——學習。而這本書是由考生閱讀的,如果他不贊成,不感興趣,是不利于他學習的。所以,在高考志愿填報這個事關孩子理想與前途的事情上,應以考生為主、家長為輔,只起到指導、輔助的作用,絕對不能越位,更不能安排代替。
來源:高三網
能發(fā)現(xiàn)自己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補上這部分的知識,不使它成為聽課時的“絆腳石”。這樣,就會順利理解新知識,相信通過安徽志愿填報注意事項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