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宇航局稱,火星阿拉伯特拉地區(qū)的西南部有一個地標,名為丹尼爾森隕石坑,這是一個已經在地球上存在“數百萬或數十億”年的撞擊坑。在隕石坑形成后的某個時刻,沉積物開始分層沉降到大洞中,慢慢地被膠結到位。億萬年的形成和侵蝕產生了一個引人注目的景觀,宇航局最近在一張新圖像中分享了這一景觀。
據宇航局稱,丹尼爾森隕石坑的直徑約為 42 英里,該隕石坑中的一些膠結沉積層比其他的更能抵抗侵蝕的影響。
較強的地層設法以較弱的地層無法抵抗的方式抵抗侵蝕,導致看似由巖石構成的“臺階”的緩慢形成。
這些臺階上覆蓋著沙子,沙子吹過巖石火山口,上面覆蓋著一層在上圖中看起來更藍的層。宇航局表示,這張照片是由其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 (MRO) 航天器拍攝的,它具有對比度增強的顏色,以更好地顯示巖石和沙子之間的差異。
據 HiRISE 網站稱,這張照片是MRO 于 6 月 10 日從約 171 英里的高度拍攝的。據宇航局稱,圖像的每個像素代表近 20 英寸,它表示圖像的方向是上部朝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