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聊聊一篇關于如何正確的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方法的文章,現(xiàn)在就為大家來簡單介紹下如何正確的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方法,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不僅學習如何與人友好相處,也在學習如何看待自己、對待他人,不斷發(fā)展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大班幼兒語言交往能力強,善于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兒處于詞匯積累的階段。而中班正處于一種語言積累轉向語言輸出的過程。大班幼兒雖具有一定的詞匯量,可以進行語言的交往。但根據(jù)我們一段時間的觀察和思考,發(fā)現(xiàn)大班孩子的語言交往能力雖然很強但是發(fā)展不均衡,通過各種活動,我發(fā)現(xiàn)大班的孩子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第一種:能說會道,各種活動中都能看到他們愉快的笑臉,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他們的語言交往能力很強,會主動邀請別的孩子參加自己的活動,玩伴非常多。并能和他們?nèi)谌胍黄稹?/p>
第二種:平時很少開口,不合群,在角色游戲中或戶外游戲時大多是一個人安靜的玩,從不主動邀請別的孩子、也不與他們交流。個性非常的鮮明。
第三種:膽小畏縮,不善于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和同伴們交流。就是想說什么事情,也是小小聲的、悄悄的、表達自己的語言。
第四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老師講的有趣的他會聽,并積極舉手回答問題,而且回答的相當出色,但在其它時間一直心不在焉。
第五種:好動型的,這種類型的孩子好像有多動癥,幾乎沒有安靜的時候,30分鐘的時間,他有20分鐘在動,語言表達不流暢。從以上的五種情況進行分析:幼兒之間語言交往能力差異較大,并在無形之中影響幼兒其它能力的發(fā)展。有的幼兒適應性強,已能較好地用語言來表達。有的幼兒則缺乏良好的傾聽能力。有的幼兒缺乏語言交往的能力,害怕與人相處,害怕與人競爭,適應性差。有的好動,根本聽不見老師在講什么,更不想與人用語言交流,我行我素。以上分析,無疑可以看出二、三、四、五這樣的孩子任其發(fā)展下去,他們的成長道路會困難重重。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教師,心里不免憂心忡忡,恨不得能立即扭轉乾坤。然而,一旦孩子形成了,要想改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當務之急是多多關注這些孩子,找出“病因”,對癥下藥。
通過多年的實踐,我們發(fā)現(xiàn)以下三個措施能有效地改變這一狀況,激發(fā)幼兒說話的欲望,培養(yǎng)幼兒說話的主動性,增強幼兒說話的自信心。
一、創(chuàng)設環(huán)境,鼓勵幼兒有話敢說
首先為幼兒創(chuàng)造一個平等、和諧的心理環(huán)境,給幼兒提供鍛煉的機會,使幼兒越來越愿意說,而且愿意說給大家聽。其次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群體關系。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很大程度上受周圍環(huán)境與心理因素的影響,要發(fā)展幼兒的語言,促進幼兒的交往,于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yōu)橛變簞?chuàng)設了寬松的氛圍,成為每個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們共同學習、共同游戲,摸一摸孩子的頭,拉一拉孩子的小手,對孩子們豎起大拇指,架起孩子們交流情感的橋梁。慢慢地,孩子們愿意和我們交談了,愿意把家里有趣的事講給我聽,我又不失時機地為幼兒營造一種暢所欲言的語言環(huán)境,使每一位孩子都能自由交談。如:用點心前、用餐前、午睡前、穿脫衣服中與同伴輕輕地交談。久而久之,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拉近了,變得無話不說了。
二、巧設問題,引導幼兒有話可說
幼兒的討論往往需要教師的精心組織和引導。此時,教師提供的話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提供的話題是幼兒熟悉的、感興趣的,那么幼兒就能很快地投入到話題中,積極主動地參加討論,樂于表達心中想法。如:讓幼兒討論“你喜歡看動畫片《熊大和熊二》嗎?為什么?”,每個幼兒都能說出各自喜歡的理由。有的說熊大多么的有趣,光頭強多么的頑皮,甚至討論到最后他們自己將話題深入下去,變成“我最不喜歡誰,為什么?”,總之,他們把各個動物的特征以及故事的情節(jié)全都說了個遍,討論氣氛十分的熱烈、活躍。
三、豐富活動,啟發(fā)幼兒有話會說
啟發(fā)幼兒把自己的想法較完整地表達出來。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孩子會說,但是語言表達并不完整,不會恰當?shù)剡\用詞匯。這時候,我就想,通過組織各種豐富多彩的語言教學活動,豐富幼兒的詞匯。根據(jù)幼兒年齡特點,我們采取了詞匯與動作結合的方法進行。在平時的講故事時,教師要善于用詞語描述故事情節(jié),運用活動中的游戲情節(jié),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讓孩子正確的運用語言,啟發(fā)幼兒有話想說、有話敢說、有話會說。
1、為孩子創(chuàng)造外出游玩的機會,激發(fā)幼兒語言交往的積極性。
擴展孩子的視野,讓孩子們走出幼兒園、家庭這些小圈子,去擁抱大自然,豐富知識經(jīng)驗與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幼兒語言表達的欲望,使他們想說就說,且知道該說什么,怎么說。如:上學期,我園組織大班幼兒去大豐港的珍禽館、海洋館游玩,從去海洋館的路上,孩子們嘰嘰喳喳像小鳥一樣,一路上的自然風景,孩子們邊看邊說:老師那個轉的就像我們科學書本上的風力發(fā)電呀!老師,那個車是公交車、老師路邊上開的花是給我們看的,不可以摘下來,對嗎?老師,那些工人師傅在建高樓嗎?旁邊不能玩耍,很不安全,是嗎?……聽
著孩子們的話語和笑聲,心里很有感慨。當我們帶著孩子們玩了珍禽館,看到那些珍稀鳥類以及玩了海洋館時孩子們的好奇心,有的孩子搶著往前跑,我讓他們排好隊,并且告訴他們今天你們是主角,教師當配角我們必須與同伴友好相處,鼓勵孩子能真正做到謙讓,不要擁擠。在交往過程中使用禮貌用語“請、對不起、謝謝”等,并告訴孩子只有懂得禮貌的人,別人才愿意和他在一起玩,在整個活動中,幼兒之間不斷進行交流,不僅提高了他們的社會性交往與合作的能力。同時,語言的表達、應變、協(xié)調(diào)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也大大地調(diào)動了幼兒學習和使用語言的積極性。樂意與同伴交流看到的各種鳥類形態(tài)和生活習慣以及各種魚類和它們的千姿百態(tài)。孩子們很是高興,和同伴們用語言進行的交流,有時還真是語出驚人,讓我們聽了感觸很深,這些語言雖然在平時的活動中也互相交流過,但是,好像沒有在這個時候表達得那么得恰到好處。如:我班的王雨霞小朋友,平時話語不多,當我們看到孔雀開屏時,她邊拍手邊說,孔雀你太美麗動人了。當孔雀看到我們這么多人時,就輕輕地收起了她的羽毛,你猜,我班的王雨霞小朋友說什么了?她說:孔雀姐姐,你是不是害羞了,我們可喜歡看你漂亮的羽毛,你再給我們看看好嗎?聽了她的話,我想,孩子的語言是多么的豐富啊!原來孩子們平時的語言積累經(jīng)過今天的活動轉向了一個輸出的過程。其實,各種活動是孩子們獲取語言經(jīng)驗的來源。通過這次戶外實踐活動,讓他們體驗交往的快樂,并逐漸提高他們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
2、開展角色游戲,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豐富語言內(nèi)涵。
角色游戲是幼兒模仿和想像,通過扮演角色創(chuàng)造地反映周圍生活的游戲。它是幼兒全身心投入的過程,是受幼兒喜愛的、最典型的游戲;是獲得動作、語言、情感、認知社會性等方面發(fā)展的綜合性實踐活動。語言交往能力是一種體現(xiàn)個性特征的綜合心理能力,也是兒童適應生活、適應未來發(fā)展的一種基本能力,而角色游戲是培養(yǎng)幼兒這種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它為幼兒提供了與同伴語言交往的機會,對提高幼兒語言交往能力、豐富社會經(jīng)驗提供了優(yōu)越條件,有助于幼兒學習和體驗與同伴友好相處,和諧交往。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角色游戲中的各種游戲資源,大力培養(yǎng)、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及社會經(jīng)驗的累積。
角色游戲的各主題,可以說是再現(xiàn)了一個小社會,幼兒扮演著各種社會角色,有著各種不同社會關系。如: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病人與醫(yī)生之間關系,服務員與顧客之間的關系……。但是,幼兒剛剛開始游戲時,由于受他們語言表達能力的限制,跟其他角色很少交往,即是交往了,也是停留在動作交往上。如:娃娃家的媽媽總是一味地給孩子做飯,喂飯,哄他入睡,一系列動作發(fā)生后,卻沒有與孩子進行語言交往,這樣,社會角色之間產(chǎn)生的各種關系也不能很好地表現(xiàn)出來。我們可以教給幼兒一些常見的交往語言。幼兒不喜歡用語言與人交往,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是由于自己沒有掌握一些交往性語言。與人交談時,總覺得不知道說什么,怎么說。因此,教師指導時可以與幼兒一起表演。如:老師當媽媽、幼兒當孩子,以角色的身份主動與幼兒交談、從中教給幼兒一些常見的交往語言:“愿意嗎?行不行?別害怕,沒關系……”幼兒也由于與老師角色之間發(fā)生關系,而必須開口與老師交往,經(jīng)過幾次訓練,教師的語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在游戲中,他們就能學著老師的樣子,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與人交談。還可以鼓勵幼兒積極用語言與人交往。幼兒較豐富的交往性語言,為他們的交往活動提供了可能,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幼兒不能主動地與人交談,這時,教師首先要鼓勵扮演一些主要的角色,由于角色身份的要求,他必須與其他角色交往。如:理發(fā)店的服務員和顧客之間的交往,超市里的經(jīng)理和顧客之間的交流……。雖然,開始時,他們只能用詞和短句與同一主題的角色進行零星的交談,隨著游戲的開展,他們能用較完整的句子與其他角色進行較頻繁的交往。其次,鼓勵他們走出自己的游戲區(qū)域,與其他區(qū)域的角色進行交往。如:去買東西時,學習討價還價,小吃店的經(jīng)理除了引導他主動地與顧客和服務交談外,還可以去銀行存款或者取款給服務員發(fā)放工資……。
了解幼兒各方面的發(fā)展水平和內(nèi)心世界,尊重幼兒的興趣和愿望,用幼兒的眼光來看世界,創(chuàng)造豐富的語言環(huán)境,從而促進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提升社會經(jīng)驗,充分發(fā)揮教師的導航作用,讓幼兒能在寬松、自主的環(huán)境中促進語言發(fā)展,提高語言能力,
總之,對每個孩子來說都是受用終身的。只有通過語言交流,才能促進合作,從而在激烈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創(chuàng)設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培養(yǎng)幼兒語言交往能力,為將來更好適應社會打下基礎。
相信通過如何正確的培養(yǎng)大班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方法這篇文章能幫到你,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時候,也歡迎感興趣小伙伴們一起來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