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耗盡的臭氧大區(qū)域)達到了今年的最大范圍。它擴大到約2300萬平方公里,即890萬平方英里,是過去15年中最大和最深的洞之一。那是美國的兩倍多
哥白尼大氣監(jiān)測局副局長理查德·恩格倫(Richard Engelen)解釋說,這是一個高于平均水平的漏洞,但肯定不是極端或前所未有的。
每年9月至12月之間都存在的南極臭氧空洞,由于受到大氣天氣事件的強烈影響,每年的大小都在波動。然而,不斷出現的臭氧空洞是由于文明在20世紀向大氣中釋放了消耗臭氧層的化學物質(例如來自空調和冰箱等制冷劑中)的結果。
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地球科學部首席科學家保羅·紐曼解釋說,根據目前大氣層中消耗臭氧的化學物質的數量,我們可以預期到2020年出現的臭氧洞(無論是大面積的還是整個大陸)。
紐曼說:“這不是一件好事。”他指出,這些化學物質在大氣中的壽命很長。沒有快速解決方案。他說:“這將伴隨我們數十年。”
至關重要的是,全球國家簽署了一項國際條約(蒙特利爾協(xié)議)在1980年代后期禁止使用這些化學物質,從而使臭氧層得以緩慢修復。(盡管一些流氓經營者仍將這些化學物質非法釋放到大氣中。)
沒有這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全球環(huán)境公約,今天的臭氧消耗將更加廣泛。
恩格倫說:“如果我們什么都不做,那就會變得更糟。”
臭氧層對地球生命至關重要。它可以阻止來自太陽的有害紫外線(UV)輻射。我們知道紫外線會如何燒傷我們的皮膚,但可能并不總是欣賞陸地和海洋中許多表面居住的生命,這也取決于臭氧層的保護作用。紫外線輻射會損害植物和浮游植物的功能,并破壞活生物體的DNA。許多生物無法從耗盡的臭氧層中躲藏。恩格倫說:“它影響著地球上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