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伍斯特理工學院(WPI)教務長沃勒·索博耶霍(Wole Soboyejo)領(lǐng)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確定了靶向藥物,這些藥物可減少小鼠難于治療的乳腺癌腫瘤的大小,而不會引起通常與常規(guī)化學療法相關(guān)的毒性副作用。
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上發(fā)表的一篇文章中說,附著在藥物上的分子識別單元專門針對“三陰性”乳腺癌腫瘤,這些腫瘤通常對靶向療法無反應。在小鼠身上進行的實驗室實驗中,靶向藥物消除或減少了乳腺癌腫瘤的大小。在實驗中未觀察到毒副作用。
索博耶霍說:“當注入血液中時,只有一小部分傳統(tǒng)的化療藥物會到達腫瘤。”“通常需要相對較高濃度的常規(guī)抗癌藥物才能對腫瘤產(chǎn)生治療作用。因此,這種濃度通常對其他細胞有毒性。在我們的案例中,靶向藥物在縮小和消除小鼠三陰性乳腺癌方面更有效。他們還消除了腫瘤而沒有引起毒性。”
乳腺癌是女性中最常被診斷出的癌癥?;瘜W療法通過用強效藥物淹沒患者的身體來殺死快速生長的腫瘤細胞,但是這種療法通常會產(chǎn)生毒性副作用。靶向療法旨在通過將化學治療藥物直接遞送至乳腺癌腫瘤細胞來減少副作用。這些藥物尋找并結(jié)合稱為受體的特定細胞結(jié)構(gòu)。
在乳腺癌腫瘤細胞表面過表達的三種常見受體是HER2,一種生長因子以及雌激素和孕激素。大多數(shù)乳腺癌治療均針對HER2受體。但是,所有乳腺癌中有10%至17%缺乏HER2,雌激素和孕激素受體。這些“三陰性”乳腺癌在年輕女性,非洲裔美國女性和非洲女性中更為普遍。
Soboyejo受親戚與乳腺癌的斗爭的啟發(fā),曾研究過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激素(LHRH)作為將磁性納米顆粒遞送至乳腺腫瘤的靶向機制。發(fā)現(xiàn)靶向磁性納米粒子可改善裸鼠(一種實驗室小鼠)中乳腺腫瘤的成像。LHRH是哺乳動物中的天然激素。這對于繁殖至關(guān)重要。
最近,Soboyejo開始研究LHRH作為化療藥物的靶向機制。他的工作由WPI和位于尼日利亞阿布賈的非洲科學技術(shù)大學(AUST)的泛非材料研究所資助,該基金由世界銀行資助。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化療藥物紫杉醇附加到LHRH上。他們還將prodigiosin(一種具有抗癌特性的天然物質(zhì))連接到LHRH。兩種結(jié)合分子均針對三陰性乳腺癌細胞和組織進行了測試。
Soboyejo的團隊希望繼續(xù)研究針對LHRH的納米顆粒和治療藥物,并將其定位于對乳腺癌患者的人體臨床試驗。該小組還致力于鑒定其他靶向藥物和納米顆粒,以檢測和治療其他腫瘤。
Soboyejo說:“我們可以在小鼠模型中靶向三陰性乳腺癌的事實很重要。但是,我認為這種方法總體上對靶向癌癥治療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