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改造的細菌菌株是研究人員想出的保護蜜蜂免受有害害蟲和病原體侵害的解決方案。這種細菌將幫助蜜蜂抵抗菌落崩潰紊亂(CCD),這種現象是工蜂的離開使菌落有效地消失的現象。近年來,這種現象正在加劇,并嚴重影響了農業(yè),因為在全球范圍內,許多農民依靠蜜蜂進行授粉。
來自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科學家已經對兩種細菌進行了基因改造,以分別對付兩個導致菌落崩潰的主要原因,分別是螨螨和變形的翼狀病毒。螨蟲以蜜蜂為食并傳播病毒,削弱了它們的能力,使它們易受環(huán)境中病原體的侵害。
他們在論文中解釋說,他們改變了細菌對這些寄生螨的敵意:“我們設計了一種共生的蜂腸細菌,即貪睡小夜蛾,以誘導真核RNA干擾(RNAi)免疫應答。”
研究人員發(fā)現,與未經處理的蜜蜂相比,用新改造的靶向病毒的細菌處理的蜜蜂存活10天的可能性高36.5%。到了第10天,用針對螨蟲的菌株處理的蜜蜂死亡的可能性增加了70%。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肖恩·倫納德(Sean Leonard)說:“這是第一次有人通過對微生物組進行基因改造來改善蜜蜂的健康。”
研究人員認為,該方法可以擴大規(guī)模用于農業(yè)用途,因為它易于產生工程細菌,并且不太可能在蜜蜂種群之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