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已經(jīng)確定了一種可以在不傳導熱量的情況下導電的金屬-一種極為有用的特性,違背了我們目前對導體工作原理的理解。
這種金屬于2017年發(fā)現(xiàn),與所謂的維德曼-弗朗茲定律(Wiedemann-Franz Law)相矛盾,該定律基本上指出,良好的導電體也將按比例地是良好的導熱體,這就是為什么當您定期使用電動機和電器時會變得如此熱的原因。
但是美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表明,金屬二氧化釩(VO2)并非如此-這種材料已經(jīng)以其在67度的溫度下從透明絕緣體轉(zhuǎn)換為導電金屬的奇特能力而聞名。攝氏(152華氏度)。
“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發(fā)現(xiàn),”伯克利實驗室材料科學系首席研究員吳俊喬在2017年1月說道。
“它顯示了教科書法的急劇崩潰,眾所周知,該法對常規(guī)導體是可靠的。這一發(fā)現(xiàn)對于理解新型導體的基本電子行為至關重要。”
這種出乎意料的特性不僅改變了我們對導體的了解,而且還可能非常有用:這種金屬有一天可以用來將來自引擎和電器的廢熱轉(zhuǎn)化為電能,甚至可以制成更好的窗簾以保持建筑物的涼爽。
研究人員已經(jīng)知道少數(shù)幾種導電性比熱更好的材料,但是它們僅在零以下幾百度的溫度下顯示這些特性,這使其在任何實際應用中都不切實際。
另一方面,二氧化釩通常僅在遠高于室溫的溫暖溫度下作為導體,這意味著它具有實用性。
為了發(fā)現(xiàn)這種奇異的性質(zhì),研究小組研究了電子在二氧化釩晶體晶格中移動的方式以及產(chǎn)生了多少熱量。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fā)現(xiàn)可歸因于材料中電子的熱導率比Wiedemann-Franz定律預測的熱導率小10倍。
其原因似乎是電子在材料中移動的同步方式。
吳說:“電子就像流體一樣,相互之間是一致運動的,而不是像普通金屬那樣是單個粒子。”
“對于電子而言,熱量是隨機運動。普通金屬有效地傳遞熱量,因為存在太多不同的微觀結(jié)構(gòu),單個電子可以在它們之間跳躍。”